臣与十服,亦便得痊。有泻出淡赤色者,阳不统阴也。
不知仲景立法,方方皆是活法,凡属阳明之燥热为病者,皆可服也。第八日,脉数便未解,溲反浑近赤,颠前心下俱热有汗,肢微冷,苔黄,舌尖赤微有刺,口燥作渴,反欲热饮,神烦少寐。
其有三虚,而偏中于邪风,则为击仆偏枯矣。 然有挑草子法,乃以针刺头额及上下唇,仍以楮叶擦舌,皆令出血,徐以草药解其内热,应手而愈,安得谓之久而死耶。
阴寒上逆而致者,法宜温中降逆,以吴萸四逆汤主之。若大江以南,风气温和,正伤寒尤鲜,惟见伏邪温热诸证。
今见昏迷,起则欲绝,脉微,明是真气之衰,不能支持也。然五行之要在中土:火无土不潜藏,木无土不植立,金无土不化生,水无土不停蓄。